欢迎访问海南新闻网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美食文化 名人动态
时事观察 女性健康
法治生活 男性健康
大型活动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 海南 >

海南海药人工耳蜗真伪

时间: 2014-05-22 04:35 作者:海南小编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有业内人士曾透露,在中国医疗器械领域,通过购买国外样机进行破解之后改头换面一番推出自主产品,这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并美其名曰“逆向研发”

  因涉嫌新产品人工耳蜗研发造假,海南海药以跌停迎来了新年第一个交易日。

  据央视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遭实名举报涉嫌“克隆”国外样机人工耳蜗并获国家专利巨额经费,此人工耳蜗正是海南海药控股子公司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力声特”)与王正敏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合作研发上市的。

  昨日(2日),记者联系上举报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生王宇澄,他坚称:“我有证据表明,王正敏的57篇学术论文是造假的,包括其博士学位也是假的。”而本报记者昨日试图联系范宝华和沈义虎未果。

  据王宇澄透露,这两个人是人工耳蜗技术化和产业化的主要参与者,他们之所以也对媒体坦陈造假行为,是因为“最后他们在人工耳蜗的技术转让中闹崩了,他们曾经公开大吵,不欢而散”。

  “由医院知识产权转让给海药力声特公司,技术转让费是300万,这300万给了医院,医院又把其中150万作为科技奖励给了我们团队。5个是主要的人员,另外次要的人员也给了,我印象中不少于8~10人都分到了科技奖励。”王正敏院士昨日如是告诉记者。

  关于他是否与上海力声特有股权关系的质疑,王正敏则称:“我个人在力声特是没有股份的,作为国家的科技人员和院士,是不参与营利性的项目的。专利卖给力声特,不兼海南海药的任何职务,他们也不给我一分钱。”王正敏表示。

  人工耳蜗“真与假”

  人工耳蜗又名“电子耳蜗”,其体积虽然纤小,却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电子线路和语言处理器、植入电极和语言(数字)编码器等元件。因是替代人耳功能的电子装置,它可以帮助患有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成人和儿童恢复或提供听的感觉。

  作为一种帮助听障人士的医疗器械,这一市场主要被澳大利亚Cochlear(最早研制生产人工耳蜗)、美国Advanced Bionics和奥地利MED-EL这3家公司的产品所占有。

  作为中国最早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医生之一,王正敏最早提出了研发中国的人工耳蜗。据他介绍,其所做的主要技术是在原理上人工拼接方面的科技成果,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产品,然后把这个科研成果转让给了上海力声特。“从原理上的成功到开发上的成功,这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我只完成了前面的过程,后面的过程由力声特公司,也就是海南海药控股公司去做这个工作。”

  王宇澄正是王正敏“多道程控人工耳蜗”科研项目研发团队成员之一,参与了该项目前期的临床工程部分,如活体耳蜗的解构。“王正敏很有戒心,这个项目研发的每个阶段他都用不同的人。所以后期的技术化阶段,我没有参与。” 王宇澄有些气愤地告诉记者,在与本报记者的通话中,王宇澄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学术打假者的形象,并称自己不是为了利益,至于外界为什么会那么关注人工耳蜗,他也没有想到。

  实际上,有业内人士曾透露,在中国医疗器械领域,通过购买国外样机进行破解之后改头换面一番推出自主产品,这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并美其名曰“逆向研发”。

  “范宝华说我们自己有35%技术的设想,不是国外的设想。(也就是说,35%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我们有一定的专利。范宝华的讲话基本上是符合的。”王正敏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对此表示,当今这个世界,如果一个产品做出来都是独家专利的话,这太不可能了。洋人的发音与中国的四个声是完全不一样的,考虑中国的特点,能让这个声调的差别突出出来,这就是一个进步。

  企业医院利益链

  些外,关于人工耳蜗是否“骗取”科研经费也是此次风波的又一焦点。

  王正敏对此表示,是他的两个学生申请了2000多万的科研经费,要用三年的时间对人工耳蜗再升级,而这些与王正敏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报项目的时候不是报人工耳蜗项目,报的是临床医学中心,所以我们不去过问经费。另外也向工业基金会申请,拿到几十万块的经费。我们研究的经费钱很少的。”他介绍。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工耳蜗市场潜力巨大。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聋残人约有2780万人,重聋患者739万人。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力声特于2004年6月14日经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普陀分局核准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深圳市南方同正投资有限公司以货币资金出资720万元,代素荣以货币资金出资150万元,楼欣以货币资金出资100万元,李翔宇以货币资金出资30万元。

  2011年8月,海南海药通过定增募资1.67亿元进一步增持上海力声特股权至91.17%,同时拟投资新建人工耳蜗厂房和配套工程等,预计项目达产后可年产10000套人工耳蜗,预计于去年12月31日完工。

  上海力声特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技术转让合同约定自合同转让技术的产品正式销售之日起5年内,按产品利润的 1/4 给予转让方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提成,但最低提成比例不低于销售额的5%(销售额按产品出厂价计算),最高提成比例不高于销售额的8%;自合同转让技术的产品正式销售之日起5~15年内,按销售额的5%给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提成。

  双方还约定,上海力声特如果将该技术转让给其他方或者将公司控股权转让给其他方,需要先征求转让方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意见。

  不过,尽管是市场上第一个国产产品,上海力声特的人工耳蜗却还没打开市场。2013年半年报显示,海南海药人工耳蜗业务营收334万元,毛利率 62.56%,营收同比下滑 52.64%。而2012年报表显示,这一年上市后人工耳蜗营收1013万元,营业成本398万元,意味着毛利率约为61%。

  昨日,广东武警医院耳鼻喉研究所副主任医师梁国祥告诉记者,目前人工耳蜗国产产品都“还不算十分成熟,处于起步阶段”。

  “人工耳蜗首先生产技术要求高,其次后续配套也很重要,人工耳蜗不是装上去就可以了,还要经过语言训练来配合等,后续还有很多要跟进,要有专门的训练师等,不是随便可以做到的。” 梁国祥表示,现在来说澳大利亚产品总体质量最高,“贵的可以达到24个极、价格要30多万。”他表示,如果人工耳蜗发生漏电会引起疼痛,漏电属于技术不过关的表现。

  记者了解得知,目前中国的人工耳蜗市场七八成依然被进口产品所占据,但本土企业也在力图改变这一格局,从CFDA的官方数据库来看,国内涉及人工耳蜗植入产品生产的包括上海力声特与杭州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力声特的人工耳蜗植入体在2011年3月获准生产,后者在2013年7月23日才获准生产。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Copyright©2021 www.yixianmingxin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海南新闻网-一线明星 企业信息
本站信息采集于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客服 QQ:407263902